关于组织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第十九届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第八届智慧城市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7日

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全体在读博、硕士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主题赛事设置模式,主动对接我国基础研究、智慧社会、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智能制造、能源体系、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部分“卡脖子”核心技术领域,助力国家急需、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2022年,大赛配合教育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行动”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共设置13项主题赛事。其中第八届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第十九届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于6月启动报名。现将三项赛事报名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事简介

(一)第十九届数学建模竞赛

1.承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2.大赛赛题

1试题下载与校验:各参赛队队长可于9月21日8:00起登录“研创网”,下载“试题ZIP包”,同时下载竞赛指定的“MD5码校验工具”,校验“试题ZIP包”

2试题解密与论文编写:各参赛队队长于2022年9月22日8:00,登录“研创网”查看试题解压密码,解密试题,使用《竞赛论文标准文档》编写竞赛论文

3“竞赛系统”论文提交:各参赛队队长使用指定的“MD5码校验工具”,生成pdf格式竞赛论文的MD5识别码,于9月26日12:00以前,登录“研创网”提交论文MD5识别码。2022年9月26日14:00至9月27日24:00,登录“研创网”上传pdf格式竞赛论文。

3.赛事安排

阶段

时间

报名时间

2022年6月1日上午8:00至9月14日下午17:00

培养单位审核时间

2022年6月1日上午8:00至9月16日下午17:00

缴费时间

2022年6月1日上午8:00至9月19日下午17:00

竞赛时间

2022年9月22日上午8:00至9月26日中午12:00

上传竞赛论文MDS码时间

2022年9月25日中午12:00至9月26日中午12:00

上传PDF格式竞赛论文时间

2022年9月26日下午14:00至9月27日24:00

4.报名要求

1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研究所的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毕业生,以及国外大学在读研究生和国内大学在读留学研究生

(2)研究生组队参赛(每队人数3人,专业不限)。除2022级研究生外,其他年级研究生不允许跨校、跨单位组队参赛。参赛同学请登录“研创网”注册账号,并由队长报名参赛;

(3)竞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与参赛选手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参赛队不得与队外任何人交流(包括网上)讨论。参赛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尽力为队员提供必要的竞赛条件,督导参赛队员遵守竞赛纪律

(4)参赛队员必须遵守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引用文献必须注明来源。竞赛专家委员会将对所有论文进行重合率检测,重合率高于某阈值(由专家委员会确定)或相互雷同的论文,一般直接判定为“违规论文”,必要时进行人工判断。引用他人程序也需明确标注引用来源,否则按抄袭认定为“违规论文”。组委会将严肃处理参赛学生的违规行为,取消其获奖(包括成功参赛奖)资格,将处理结果通报其所在培养单位,并取消培养单位优秀组织奖及先进个人等奖项。

(二)第一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

1.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2.大赛赛题

大赛承办方围绕“双碳”主题给定赛题,参赛者需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结合双碳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意、积极创新,就该赛题提出具有独创性、可行性、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参赛项目须契合“双碳”这一主题,围绕新能源、储能、低碳、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市场等领域,以环境与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未来人居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等前沿技术与设计打造具有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作品,发掘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的创新项目。参赛项目根据选题可选择以下赛道参赛:

赛道一: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

赛道二:双碳+新材料与新能源

赛道三:双碳+电子与信息

赛道四:双碳+设计与制造

赛道五:双碳+生态与生命

3.赛事安排

阶段

时间

内容

报名阶段

赛事发布

6月

公布大赛通知及赛题

网上报名

6月-9月

团队报名并提交作品

比赛阶段

初赛

10月下旬

专家评审通过网上进行初赛评审

复赛

11月下旬

线下路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总决赛

12月

现场路演

4.报名要求

(1)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已获得研究生攻读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研究生录取证明)和经推荐的海外院校研究生均可参赛;

(2)参赛选手需以组队方式参赛,每队人数为3-6人,专业不限。参赛选手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确认报名参赛资格;

(3)每支队伍可配备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参赛队伍所属培养单位的正式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队伍不超过三支;

(4)大赛期间报名及其他材料的提交均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大赛使用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所有提交至官网的报名材料须使用中文(简体),如需提供英文材料须提前联系承办方,经确认后,另行提交。

(三)第八届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1.承办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2.大赛赛题

(1)定向赛道

围绕城市发展和企业产品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开放数据,面向如疫情防控、政务服务、环境治理、交通拥堵治理、公共安全、智慧社区、区域协同发展、城市规划等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自由赛道

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无限创意与想象空间,可以针对智慧城市的任意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建筑、智慧家居等,提出创新性的创意、技术与解决方案。

3.赛事安排

阶段

时间

大赛报名

2022年6月30日-2022年10月10日

作品提交

2022年6月30日-2022年10月12日

现场决赛

2022年11月下旬(拟定)

4.报名要求

(1)正式注册的在读研究生及已确定读研资格的本科生;

(2)申报作品应无知识产权争议,应以参赛学生为主原创,请勿以导师成果直接参赛,可以做创意增量设计;

(3)作品应以智慧城市为主题,比赛鼓励参赛作品与团队的创新与创业紧密融合;

(4)作品应包括:项目简表、项目说明书、商业计划书等;

(5)作品可以以论文、方案、软件、实物、图片、PPT、Flash、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

(6)借用软件开发等手段的作品必须要附以参赛作者原创的原型系统或者核心源代码,硬件作品应提供现场实物展示或演示。

二、校级项目报名和遴选

(一)时间

2022年6月20日—9月1日

(二)参选对象

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和已取得录取资格的2022级研究生。

(三)遴选工作安排

1.数学建模竞赛

(1)根据赛事报名要求,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充分宣传、动员研究生(含2022级新生)组队参赛。于9月1日前由队长完成大赛官网注册和报名(https://cpipc.acge.org.cn/),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审核报名信息并统一缴纳参赛费用(每支队伍300元)。逾期报名的队伍,请自行缴费;

(2)参赛队伍必须遵守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引用文献必须注明来源引用他人程序也需明确标注引用来源

(3)参赛队伍指定一名同学作为联络员,于7月15日前加入2022年贵医研-数学建模竞赛交流群(群号:624319183);

(4)组队建议:专业交叉、分工明确、积极主动、团队协作。三个人要各有所长,一个同学要善于使用各种编程软件,编程能力强;一个同学要有较强的数学建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同学善于表达和写作,将模型转化成论文,让思想易于理解。

2.“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和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1)根据赛事报名要求,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充分宣传、动员研究生(含2022级新生)组队参赛。各研究生培养学院于9月1日前完成本培养单位的学生项目推荐,以学院为单位由研究生科统一提交本学院学生项目材料电子版至邮箱750206177@qq.com(待大赛官网公布参赛要求和提交材料要求后,研工部另行挂网通知);

(2)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汇总项目材料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推荐优秀项目参赛。被推荐队伍需在大赛指定的报名期限内,由队长完成大赛官网注册和报名(https://cpipc.acge.org.cn/),上传参赛材料,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审核报名信息;

(3)参赛队伍指定一名同学作为联络员,于7月15日前根据拟报名参加的赛事,分别加入2022年贵医研-双碳大赛交流群(群号:719423887)、2022年贵医研-智慧城市大赛交流群(群号:720863630)。

(四)注意事项

1.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较多,比赛时间贯穿全年,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将在官网开辟专门信息栏发布实时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参赛研究生务必及时关注大赛官网和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重要赛事通知,最新赛事要求以大赛官网公布为准;

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

2.根据大赛规则,同一项目只能参加一个主题赛事,不得重复参与多个赛事。切勿直接以研究生导师成果参赛。

(五)联系方式

研工部联系人:高越月

联系方式:0851-86908853

电子邮箱:750206177@qq.com

 

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大赛进程,进行解释、调整和实施。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

2022年6月15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dmt_competition@vip.163.com
竞赛获奖作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