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8日

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2年88

 

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英语翻译:The 4th annual Anhui Competition of Tran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tudents

赛项组别:本科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三联学院

协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建筑健康监测与灾害预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BIM工程中心

技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执行主任委员:

黄显怀  安徽建筑大学校长

金会庆  安徽三联学院院长

副主任委员:

张尔桂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闵  杰  安徽建筑大学副校长

鲁先长  安徽三联学院副院长

委    员:

朱永国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丁仁船  安徽建筑大学教务处处长

吴德义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龙建成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王静峰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

庞建勇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

杨  科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

于  峰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徐达奇  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华建兵  合肥学院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院长

凤鹏飞  安徽三联学院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全省各有关高校相关部门或院系负责人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张卫华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

委    员

陈无畏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

方诗圣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

冯忠祥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

王佐才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

李学俊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何舒平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

丁绪星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杨鹭怡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无人机系教授

尹成龙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

欧阳名三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张向阳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

刘晓东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教授

江  明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陈修和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工

黄从俊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高工

张润梅  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陈  东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赵  青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李启朗  安徽建筑大学数理学院教授

祝  凯  安徽庐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高工

胡晓军  合肥学院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教授

张忠祥  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

吴陵生  安徽三联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教授

薛  峰  安徽三联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全国知名高校、省属高校或大型企业技术负责人

(三)仲裁委员会

主  任:

      郑长江  河海大学教授、教育部交通运输教指委交通工程分教指委委员

副主任:

范  沧  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秘书长

汪  波  安徽省公路局施工处处长

(四)秘书处

秘书长:

蔡文芬  安徽三联学院 教授 

执行秘书长:

吴德义  安徽建筑大学 教授

副秘书长:

  巍  安徽建筑大学 教授

石贤增  安徽建筑大学 正高工

三、大赛目的

大赛旨在积极响应“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展现我省在校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我省高校大学生交通科技活动的开展,加强高校间交通科技文化的交流,更好地服务我省交通科技应用,并为省内高校开展专业评估提供重要支撑。

四、大赛主题

“绿色集约、低碳环保”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本届大赛围绕国家“双碳”发展目标和“交通强国”战略需求,鼓励广大在校学生开阔创新思维,开展创新设计,开拓创新研究,积极应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强化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安全应急等方面的科技水平,共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以“低碳交通”为主题,鼓励各高校积极选拔优秀作品参与竞赛,多元化角度展示学生们的科技创新精神、意识、素养,和对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痛点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方案。

五、参赛作品说明

(一)作品范围

参赛作品必须是与主题相关,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参赛作品形式应具有完整性,包括设计图纸、研究报告、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等。所有作品应为原创,填写申报书并且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报告或论文必须按照大赛规定的格式样板进行调整,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二)作品范围与分组情况

作品内容涵盖与低碳交通相关的车辆、机械、电子信息、基础设施、自动化、计算机等方向,根据作品研究领域分设四个竞赛小组: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道路与桥梁工程;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4.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六、参赛报名

(一)报名资格

参赛对象为交通运输类、土木工程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机械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及相关学科在读本科生。省内、外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均可参赛。大赛只接受以高校名义推荐的作品,不接受以个人或非高校团队名义组队参赛。

参赛选手、指导教师、专家/裁判和秘书处等成员需签署承诺书(见附件),承诺书签字原件或扫描件报大赛组委会留存备份。

(二)报名要求

1.学生以课题小组形式向所在学校报名参赛,每小组成员限定2-5人。

2.每件作品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作品不能超过2组,指导教师不得作为评审专家评审作品。如作品获奖,将在获奖证书上刊印指导老师姓名。

3.大赛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秘书处的成员均不得担任参赛项目指导教师。

4.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校级竞赛,组织专家对本校学生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和排序,并对推荐作品进行准确的竞赛小组分类,于规定时间内向大赛组委会推荐本校作品。

5.学校提交作品的数量:每所学校推荐到每一竞赛组的作品数不超过3件,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推荐。按照4个竞赛小组,每个学校最多可以推荐12件参赛作品。所有参赛学校报名时需同时报送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的承诺书签字原件或者扫描件。

6.大赛组委会对提交作品组织初评和决赛。初评采用匿名函评形式进行,选出一定数量的作品入围决赛。进入决赛的参赛小组需要向大赛秘书处提交作品论文或研究报告。

7.各大赛所有参赛人员(包括指导老师和参赛项目全部成员)须注册登录“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www.lingyangplat.com),并将注册成功页面截图发各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备案。

七、大赛时间安排

序号

时 间

事 项

负责单位

1

2022年7月-8月

各校自主举办选拔赛

参赛学校

2

2022年8月下旬

分阶段发布参赛学校信息

承办单位

3

2022年9月中下旬

大赛邀请函回执

参赛学校

4

2022年9月下旬-10月上旬

大赛官网动态发布参赛学校参赛

注册“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发送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

承办单位

5

2022年10月上旬

提交参赛作品说明书等

参赛学校

6

2022年10月中旬-11月上旬

参赛作品初评,并公布入选决赛作品

承办单位

7

2022年11月中下旬

进入决赛作品准备作品说明书、海报、实物模型及相关文档等

参赛学校

8

2022年12月3日-4日

决赛

承办单位

八、大赛作品评审办法

1.作品遴选阶段:各高校在相应时间内自行组织校级选拔赛,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向大赛组委会推荐优秀作品。

2.初评阶段:承办单位组织专家对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函评,并按照竞赛小组分类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参赛作品对大赛主题的响应程度和作品自身质量,评选一定数量作品入围决赛;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在入围决赛的作品中产生。

3.决赛阶段:进入决赛的作品须制作各自作品的宣传海报提交给大赛组委会。决赛采用答辩汇报形式,按竞赛小组分组答辩,答辩小组评委由3-5位专家组成,分别按参赛作品比例推荐出一、二、三等奖候选名单;全体评审专家(含教育部交通运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答辩评委会,答辩评委会成员不少于12人,负责审议、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4.决赛阶段的答辩流程:

各参赛小组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提前准备好参赛作品参加决赛答辩,答辩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参赛小组代表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和创新之处,提倡通过实物模型、软件仿真等形式进行现场演示。

第二环节:回答专家和评委的提问。

说明:两个环节共15分钟(汇报6分钟,专家提问9分钟),超时停止汇报。视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大赛组委会将对决赛的现场答辩形式调整为“专家线下评审、学生线上汇报”的形式。具体变动安排以通知为准。

九、参赛学校材料报送要求

序号

文件

报送时间

说明

备注

报送方式

1

邀请函回执

2022年9月25日之前


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jtkjds_ahjzu@163.com

 

邮寄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紫云路292号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参赛作品说明书(纸质、电子)、作品登记表等相关文档

2022年9月25日-10月13日

需要打印版和电子版

邮寄和

电子邮箱

3

原创声明书、作品使用授权书

打印版

邮寄

4

入选决赛作品说明书(纸质、电子)等相关文档

2022年11月8日-11月17日

打印版

邮寄和

电子邮箱

5

入选决赛小组提交作品海报等

2022年11月30日前

各参赛学校

邮寄

6

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的承诺书签字纸质版材料

2022年12月3日-4日

有实物模型的,可报到时在指定场地安装调试

报到现场签字提交


注:因疫情防控原因,需报送材料的要求以大赛组委会后期通知为准。

十、奖项设置

大赛依据所有参赛队伍成绩评定出一、二、三等奖。各奖项以入围决赛的团队数为基数,获奖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大赛结束后,获奖名单将在大赛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在安徽高教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

十一、赛项安全

(一)安全管理

赛事安全是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竞赛组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竞赛期间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安全圆满落幕。

大赛期间,组委会会同承办高校和参赛高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承办高校和参赛高校与组委会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2.承办高校负责场地、器件耗材、技术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并安排志愿者负责安保工作,确保竞赛工作顺利完成。承办高校教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承办高校领导对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3.各参赛高校负责本单位参赛人员安全管理。竞赛负责人是各高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高校教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对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后勤保障管理

组委会协调承办高校在大赛期间为大赛评委专家提供食宿。

(三)组织责任

各参赛高校大赛负责人应按组委会要求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参赛学生名单上报、学生组织,带领参赛选手现场报名检录等工作。大赛负责人即为本校的竞赛联络人,负责与组委会秘书处沟通联系。

(四)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大赛秘书处,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大赛秘书处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上报大赛组委会。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竞赛组委会决定。

十二、申诉与仲裁

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代表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书面申诉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并由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签名。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三、大赛录像

1.赛场内部署无盲点录像设备,能全程实时录制赛场情况;

2.全程拍摄大赛获奖评选过程,制作优秀选手采访、裁判专家点评等视频资料,突出赛项的技能重点与优势特色。为宣传、仲裁、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十四、疫情防控

鉴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组委会、参赛院校、参赛队所有成员在竞赛期间必须遵守各级政府和所在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根据承办学校属地防控工作要求实时调整大赛期间的疫情防控方案。组委会按照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疫情防控方案,制定相应竞赛防控方案。决赛阶段采用现场公开答辩方式进行,根据后期疫情防控的形势,及时调整答辩形式,以后期通知为准。开赛日提前28天内,各参赛评审专家、指导教师和学生均为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且决赛前14天内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无入境人员接触史,方可正常参赛。

各参赛学校、参赛队在作品制作、校级赛选拔等环节,必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无必要,不得开展大规模人员聚集的相关活动。确需开展小规模线下活动,必须按照相关防控要求向所在学校疫情防控机构报备,活动期间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人员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各参赛队不得以作品创作特殊需要为借口,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一旦发现参赛队员、指导教师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将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并将情况通报所在学校;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评委等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具体见《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方案》。

十五、竞赛宣传

大赛网址:http://nactrans.slu.edu.cn

十六、联系方式

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紫云路292号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邮    编:230601

联 系 人:周  宇  手机:13195619595

              杨  硕  手机:15295507726

             江  伟  手机:15255129860

电    话:0551-63838871

电子邮箱:jtkjds_ahjzu@163.com

官方QQ群:675629602    

以上未尽事宜,解释权及修改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附件1:参赛作品原创性申明.doc

附件2:参赛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doc

附件3:参赛作品登记表.xls

附件4:邀请函及回执.doc

附件5:大赛承诺书.doc

附件6:疫情防控工作预案.doc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cmit@vip.qq.com
新闻扩展
竞赛获奖作品
回到顶部